2.注塑模具要有足够的刚性,否则模具受压会变形,产生飞边。
3.应选择合理的排气位置和数量控制。否则会造成注塑不足,产品短缺。
4.如果产品在开模边缘推出,可以设置顶针页面(但有些注塑机没有这个功能)。
5.模具与注塑机的固定方式应合理、可靠、牢固,避免合模时移位造成事故。并且易于移除。
6.选择合理的脱模方式和合理的顶紧位置及数量,保证产品在顶紧过程中不会损坏。
7.模具的冷却与产品尺寸、形状、塑料性质、保温时间等因素有关。
8.模具将模具部件与注射成型机一起移动,而不会使弹簧复位。模具顶出板与机械顶出杆连接。
9.合理选择注射路径,使材料均匀到达各个部位(等流道),并提供足够的储存量,保证塑料在收缩过程中得到补充。
10.模具型腔内的粗糙度要达到“镜面”的水平,否则产品脱模困难,推出时会因受力过大而损坏。标准中规定了定位销和结合面的粗糙度。
11.模具材料不需要后期处理,因为塑料比较软,不需要什么特殊要求,比如硬度。热处理过程可能导致模具变形。
标签:
推荐阅读:
Powered By Z-BlogPHP,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