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受理企业宏利达主要从事R&D等信息服务、配电网和R&D智能设备的生产和销售以及电力应用软件的实施,同时提供物联网通信模块、系统集成等产品和服务。
评论:0 发布时间: 2023-05-01 浏览: 176
招股书显示,公司研发的配电网智能设备上的智能开关综合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超低功率控制终端、一体化交流传感器/电容取电/真空灭弧室一体化固封极柱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短路故障诊断准确率达99%以上,单相接地故障诊断准确率达90%,重合闸准确率接近100%。
技术领先不仅推动公司产品得到***电网、南方电网、国网浙江电力等客户的高度评价,也带动公司业绩实现跨越式增长。随着分销网络市场规模的增加,宏利达将有更好的发展机遇。
配电网智能设备的各项指标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资料显示,宏利达主配网智能设备主要包括智能岗位开关、故障指示器和接地故障判断辅助装置。
其中智能柱上开关在技术上有所突破,四年内技术迭代三次。2015年,***代“一二融合”智能柱上开关研制成功;2016年,“一二深度融合”智能柱上开关升级;并于2019年实现了“一二全融合”智能柱上开关的开发和试用。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产品柱上智能开关不断升级。据介绍,宏利达智能柱上开关实现了传统电气开关与IOT传感设备、边缘计算、工控设备的融合,从而使柱上开关具备人机互联能力、终端判断能力、深度融合的特点,能够高效判断、定位、隔离终端故障,实现远程人机交互,故障判断准确率高,故障定位准确,故障隔离彻底。
在各项指标中,智能柱上开关短路故障诊断准确率达99%以上,单相接地故障诊断准确率达90%,重合闸准确率接近100%。
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上述成果得到了权威部门的背书。2019年4月,中国电力企业协会对公司研发的智能极柱开关进行了鉴定,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公司智能极柱开关综合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超低功率控制终端、一体化交流传感器/电容取电/真空灭弧室固封极柱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此外,公司另一重要智能设备产品故障指示器具有遥信遥测功能(“二遥”)。当线路短路、开路、接地时,故障指示器能准确监测到故障特征信号,经独立故障诊断后形成报警信息,并上传***后台电力公司数据主站。主站系统将故障信息以短信的形式发送给现场维护人员,以便快速定位故障点,从而缩短维护人员查找故障的时间,快速排除故障,恢复供电。
近两年实现跨越式增长。
产品技术的突破为公司业务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宏利达的营收和净利润实现了快速增长。
资料显示,宏利达2017年营收25246.42万元,净利润3219.53万元。2019年营收和净利润双双增长,分别达到70512.96万元和23858.76万元。
(上图来自宏利达招股书)
目前,宏利达的业务范围覆盖全国,主要客户包括***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宏利达智能电杆开关的设计理念、领先技术和质量稳定性得到了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南瑞集团、高萍集团、国网信贷产业集团等客户的高度评价。
配电网投资规模增加:一、二次融合设备迎来***佳时机
长期以来,我国电网投资一直是“重供电、轻电网、重输电、轻配网”,导致配网建设和自动化水平不足。
随着智能电网进入新的建设周期,这种情况有望彻底改变,电网投资开始向配电网倾斜。
据介绍,自2009年我国进入智能电网建设周期以来,虽然电网整体投资增速有所波动,但配电网投资占总投资的比重仍保持在40%以上的高位,并呈稳步上升趋势。2018年,全国配电网投资3064亿元,同比增长7.8%。其中,110千伏(含66千伏)电网投资652亿元,同比略有增长;35kV及以下电网投资2412亿元,实现9.9%的快速增长,占全国电网投资的45.2%。
在柱上开关方面,传统的柱上断路器正在退出历史舞台,而一二融合成套柱上断路器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中国能源研究院(北京)发布的《2020年电力行业关键设备供需统计分析报告(配网协议库存)》显示,2019年,传统岗位断路器共招标124741台,较2018年大幅下降。一次二次一体化柱上断路器74135台,占比59.43%,不仅高于2018年,也超过了传统柱上断路器的采购量。
可以看出,“一二合一”趋势的邮政交换机的市场接受度已经逐渐显现,有望取代传统的邮政交换机成为市场主流。宏利达作为国内市场智能柱上开关的重要供应商,未来有望进入发展快车道。
推荐阅读:
Powered By Z-BlogPHP,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