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业内盛传“索尼于3月底关闭了旗下的北京索爱普天移动通信有限公司(BMC)”。对于此消息,索尼(中国)有限公司已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证实。
据索尼在中国的发言人称,BMC已于3月底停产。为此,BMC自3月20日起为员工提供了双向劳动合同终止方案。该方案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并已上报当地政府相关部门。
目前,索尼在中国有五家工厂。发言人表示,BMC停产计划的实施旨在提高移动业务的整体生产和运营效率(其他从事电子产品生产的工厂不会受到影响),而作为索尼全球***重要的战略市场和全球运营链的重要一环,中国市场的核心战略地位不会改变。
“从目前索尼手机的一系列‘裁员关厂’来看,其振兴手机业务的决心是很大的,手段也足够强硬。索尼此举意在采取‘甩掉包袱’轻装上阵的策略,先在竞争激烈的智能手机市场生存下来,再寻求下一个差异化突破。”家电圈分析师文健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其实从苹果、三星等智能手机在市场上的一系列表现和反应来看,留给索尼手机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如果不断臂求生,那就更可悲了。所以这一系列手段的核心是减少损失,降低成本。
关闭工厂,专注研发。
根据官方声明,BMC是一家合资公司,索尼移动持有51%的股份。索尼***初有两家手机制造厂,一家为BMC,另一家为泰国的STT。BMC停产的主要原因是产量逐年下降,没有向泰国转移生产。未来,索尼将继续在泰国制造智能手机设备,并将继续寻求***佳的生产解决方案,包括目前采用的ODM(原始设计制造商)制造,以便能够灵活应对快速变化的智能手机市场形势。
声明还表示,虽然索尼移动停止了在BMC的生产活动,但将继续在中国市场销售智能手机设备,并开展相关营销活动,为中国的客户提供全面的服务支持。索尼集团还将充分利用电视、音视频、数字图像等品牌硬件业务的创新技术和业务平台。以进一步提升Xperia智能手机的竞争力。
在关闭合资工厂时,文健认可了索尼的思路和方向。“对于索尼来说,核心竞争力不在制造,而在产品设计创新和用户互动交流。”他认为,在富士康等企业的帮助下完成制造过程,把更多的资源和精力投入到R&D和市场两端,这是***的办法。当然,关厂必然会给索尼手机带来一些负面舆论和冲击,也会冲击手机团队的信心和士气,这也是索尼接下来必须面对的挑战。如何恢复球队的信心,激活斗志,不仅可以封闭转身,还可以反弹恢复。
在谈到索尼时,咨询执行董事赵也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作为一家综合性的全球化企业,索尼在影音、电子游戏、信息技术等领域都处于领先地位,但在移动通讯领域的下滑趋势拖累了索尼在行业内的影响力。在出售个人电脑业务和重组电视业务后,索尼亏损的业务就只有手机了。
“考虑到与竞争对手激烈的价格竞争,索尼确实应该出售其智能手机业务。然而,索尼并没有打算放弃。‘断臂求生’是为了更好的生存。手机业务的裁员和北京工厂的关闭并不意味着索尼会放弃手机业务。”赵对说道。
《国际金融报》记者还注意到,索尼发言人在声明中也强调了移动业务在索尼集团中的重要地位。在5G来临的时代,索尼将全力投入智能手机业务,“因为索尼移动是集团拥有的***业务。”。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连续两年趋于停滞的背景下,索尼移动将力争在2020财年实现600-700万部的销量,并实现盈利。
跨部门创造新产品
根据官方声明,为实现上述目标,索尼移动计划在2017财年将2020财年全公司运营成本削减一半。
根据计划,该企业将采取全公司范围的改革措施,成本削减将触及所有运营环节,包括2020财年到来之前必要的岗位削减(具体数字、实施领域和时间表仍在敲定中)。与此同时,在2018年新任命的管理层的推动下,索尼移动正在大力提升智能手机产品的竞争力,包括刚刚在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公布的新旗舰Xperia 1。
此外,自4月1日起,索尼集团决定正式实施新的企业架构,影像产品及解决方案业务、家庭娱乐及音频业务和移动通信业务重组为电子产品及解决方案业务,各事业部进一步合作,全面整合索尼黑科技,共同打造跨产品类别的创新产品。
在文健看来,上述举动可以视为索尼在手机业务上的“苦心”:一方面解决了手机业务发展中成本和负担沉重的问题;另一方面,从集团层面整合手机、相机和电视业务,意在借助强大的相机和电视业务提振手机业务。
虽然目的明确,但文健坦言:“三大业务的协调并不容易。”他认为,索尼手机这几年***大的问题不是战略,而是缺乏战略性的产品差异化竞争力。没有跟上时代的变化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速度,一直按照自己固有的思路在推。同时,与手机相比,索尼在相机、电视等业务上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如何做到“强中有弱”,目前还没有发布,需要通过试错找到答案。
小昭·马还指出,索尼是全球***大的手机CMOS(图像传感器)供应商,这种传感器对当今的智能手机摄像头非常重要。主流厂商通常选择采购索尼定制的传感器作为手机摄像头组件,中国“华米OV”(华为、小米、OPPO、vivo)等品牌厂商的手机摄像头组件很多都是索尼供应的。但尽管如此,索尼手机本身的拍照效果还是落后于华为、小米等国产手机厂商。
“虽然我们是一家公司,但有时仍会遇到障碍。索尼Alpha(相机)部门不想给手机部门一些东西,因为他们不想让手机拥有和价值数千英镑的相机一样的拍照体验。”索尼全球营销***经理亚当·马什(Adam Marsh)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承认。
赵认为,这种说法反映了索尼内部的矛盾。“显然,索尼手机和相机部门的内部关系影响了索尼手机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对于索尼本身来说,除了集中资源、降低成本的考虑,相信也有通过合并手机、相机、影音三大业务部门来改善内部关系的原因。”
不得不提的是,全球智能手机发展进入平台期,市场份额集中度加剧。苹果、三星、华为等头部品牌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挤压中小品牌的生存空间。
“过去索尼智能手机缺乏竞争力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高定价策略;二是产品功能优势单一,注重硬件配置和外观的竞争力,忽略了全面屏、AI等手机本地化和热门功能的开发;第三是缺乏以手机为主体的生态系统,用户体验不高。”赵认为,索尼智能手机要提高自身竞争力,需要重新规划针对不同市场的合理定价,开发更多适应当前趋势的产品功能,积极打造集软件应用和操作系统于一体的生态系统功能,积累稳定、长期的用户群体。
此外,赵还建议,索尼智能手机在中国应放大在拍照功能上的优势,同时适应中国市场追逐热门功能的趋势,利用索尼品牌本身在中国已有的影响力和口碑,加强在用户体验上的服务能力,吸引广泛的用户。
(编辑:张倩蓉)
推荐阅读:
Powered By Z-BlogPHP,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