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口罩生产企业属于传统制造业,负债很难赚钱。于是,突如其来的疫情把口罩变成了战略物资。现在他们业务量猛增,需要加班,需要提前还款,说账户里有一千多万。”某农商行负责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由于全球口罩需求激增,口罩机的出厂价也跳涨了3倍,从原来的25万/套涨到现在的120万元/套。二级市场上,口罩机厂商金太阳(300606,一股吧)(300606)3月2日涨停,今年以来累计涨幅60%。又一家面膜机厂商赢科技(300450)。
图片来源/新华社
口罩机需求井喷
疫情在全球蔓延后,出现了全球抢购口罩的热潮。在日本,一盒普通医用口罩(40片装)甚***可以卖到20万日元(约合***12937元),平均每片5000日元(约合***323.5元)。韩国KF94口罩网上价格超过4000韩元(约合***23.3元),比疫情前上涨了6-8倍。
2月25日,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部长亚历克斯·阿扎表示,美国的口罩和呼吸机供应存在巨大缺口。
其中口罩缺口高达2.7亿。美国休斯顿的N95口罩价格从每只4美元飙升***20美元。
民族口罩厂推动了“民族口罩机”的崛起。不少央企、上市公司跨界生产口罩机等硬件设备,口罩机需求也出现井喷,近日价格快速上涨。稀缺程度远超去年猪肉。
“2月3日正式上班以来,我已经接到了100多个口罩生产线和额头温度枪的电话。以前是老机器改造,现在直接要加新生产线。我们还将在广东吴川投产一家工厂,占地约3500平方米。建成后,生产能力将达到30万***50万支/天。此外,防护服的制作也在准备中。”广州磁元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孙先生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这样表示。
此前,赢泰科技也表示,自疫情爆发以来,截***2月20日,已收到1700台口罩机的订单。
上周二,金太阳也在全景网互动平台上表示,目前市场对高速自动掩模版机的需求很大,公司控股子公司金太阳精密正在全力扩大生产。目前国外客户有意订购高速自动掩模版机,金太阳精密会优先考虑国内客户,满足国内订单后才会考虑出口满足国外需求。
3月2日,记者联系了金太阳董事杨威。他告诉记者,公司今年2月才开始转型生产面膜机。
“以前主要从事智能研磨抛光设备、手机中框等通讯精密零部件的加工,所以对精密加工设备比较多,对智能设备的设计、组装、调试经验也比较全面。今年疫情发生后,我们本来想捐一些口罩给湖北,但是在采购的过程中发现‘一个口罩难求’,想买个口罩机自己生产。我们发现档期很远,就想到有现成的精密加工设备,不如自己生产。所以从2月份开始,我们正式‘下海’生产面膜机。我们在25天内完成了口罩机从设计到零配件加工到组装到调试的成功交付。”
虽然刚刚试水,但是面膜机的需求量正在迅速增加,公司的订单已经排到4月初。杨伟告诉记者,未来疫情会得到控制,生产口罩机器的精密加工设备可以调回来继续生产原来的产品。
“生产一台口罩生产机器需要三个阶段。一是生产零配件;二是组装;三是机器调试。前两项我们目前问题不大,但是调试需要有经验的工程师,制约了口罩机产能的提升。如果调试能跟上,我们的产能可以扩大到***十台。”杨威说,疫情爆发前,一台口罩机的价格大概在17万元到18万元,现在已经涨到40万到60万元。
银行信贷“特事特办”的调整
目前市场对口罩机的需求达到10000套,短期供需完全不匹配。2019年,中国共生产50亿只口罩,每个工作日生产2000万只口罩,其中医用口罩占54%。也就是说,医用口罩的产能是每天1000万个。
太平洋证券分析师刘国庆表示,从目前的需求来看,假设每个家庭每天都要外出消费一个口罩,中国每天将消费3.5亿个口罩。如果逐步开始复工,在紧张的疫情期间,估计每天需要10亿个口罩。相对于每天1000万的产能,完全不匹配。按照***15万个口罩的效率,估计全国每天差不多有7000-8000个标准口罩维持正常生产。加上备用机和存量机,面膜机的市场容量在1万台左右。
随着口罩价格的上涨,口罩机的退货率也在不断提高。原来一毛钱的一次性口罩已经到了3块钱。原价3元的N95口罩,现在涨到了20元一个。按照很多厂家的产能,每台口罩机每分钟生产130片左右,每天17万片。单笔价格3元,***40-50万,三天150万。口罩机10天发货的话100多万,25天发货的话40-50万。回收期只有三天。
口罩机需求猛增,银行也在为抗疫企业做特别的事情。
南粤银行相关负责人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年初疫情爆发以来,该行对药品、医疗器械、物资以及销售流通企业提供了优惠信贷政策,并开通了绿色通道。对一批关联企业新增基准利率贷款,并主动降低流动资金贷款利率。
今年春节期间,疫情蔓延。建行广州从化支行在得知广州琦君无纺布企业有限公司有用钱需求后,立即于2月3日协助该企业贷款63万元,仅一个月就为该企业发放了10笔贷款,共计540万元。
“不止一笔这么快,在建行申请的贷款笔当天批下来,资金当天到账!”据企业负责人介绍,该公司主要为口罩和防护服厂提供原材料,建行高效热情的服务为其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的资金帮助。
中信银行(601998,股吧)广州分行负责人告诉记者,“抗疫”企业现在是“一事一议,特事特办”,需要紧急审批。今年2月28日,由中信银行广州分行独立承销的汉蓝环境(600323,股吧)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发行2020年第三期超短期融资券(疫情防控债),发行金额5.6亿元,期限30天,票面利率2.40%,创下2014年以来广东省AA+企业发行超短期融资券的***低利率。
全力生产!中国口罩日产量破亿。
由于全球正面临“口罩荒”,超过一半的口罩产能在中国,世界各国都在等待中国产能爆发,解决目前的口罩荒问题。
***发改委3月2日表示,我国口罩日产量持续快速增长,均突破1亿只。截***2月29日,全国口罩日产量达到1.1亿只,日产量达到1.16亿只,分别是2月1日的5.2倍和12倍,这也意味着口罩利用率已经超过100%。
***发改委(NDRC)表示,正下大力气推动口罩企业复工达产,引导和支持企业扩能增产转产。中国口罩日产量持续快速增长,均超过1亿只。
据调度,2月29日,全国口罩日产量包括普通口罩、医用口罩、医用N95口罩达到1.1亿只,日产量达到1.16亿只,分别是2月1日的5.2倍和12倍,进一步缓解了口罩供需矛盾。其中,医用N95口罩日产量分别达到196万和166万,有效满足了一线医护人员的防护需求。
据悉,中国拥有全球近一半的口罩产能。2019年,中国口罩产能约为每天2000万只。2019年,中国大陆口罩产量突破50亿只,产值102.35亿元。其中可用于病毒防护的医用口罩占54%。
根据***发改委此前的数据,自2月2日起,我国口罩产量与日俱增。截***2月11日,全国口罩产能利用率已达94%;特别是一线防控急需的医用N95口罩生产力利用率达到128%,8个省份达到或超过100%;医用非N95口罩产能利用率达到106%,10个省份达到或超过100%。
其中,湖北的日产量从2月2日的4.5万增加到2月11日的15.8万,而河南和浙江的日产量从未增加到2月11日的分别为1.4万和10万。
目前,***发改委正在全力推进口罩生产和产能扩张,相关部门和地方也出台了技术改造、税收、金融等一系列支持政策措施,推动口罩企业全面达到和超过产能,快速释放产能,尽快实现满产。
对于口罩产能快速增加是否会导致疫情后产能过剩的问题,***发改委多次强调,富裕政府会对疫情后的产量进行收储。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口罩生产仍受生产企业数量有限、压条机、口罩机、熔喷布等生产设备和原材料供应不足的影响,口罩从生产到出厂仍需消毒、分析等工序,出厂需7 -15天。
工信部3月1日表示,为尽快形成有效的口罩生产能力,已采取应急措施,先做生产再办手续、补手续,使一批符合条件的企业快速获得生产资质。为保证企业满负荷生产,加强全产业链无缝衔接,千方百计增加压条机、面膜机、熔喷布等紧缺生产设备和原材料供应。
同时,为缩短产品交付时间,我国***探索出新的消毒灭菌工艺,将产品分析时间从7天缩短***1-2天。为了让企业放心大胆地满负荷运转,各级部门也紧急推出了一系列财税措施,免除了企业的后顾之忧。
本文***于微信微信官方账号:21世纪经济报道。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应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编辑:岳泉HN152)
推荐阅读:
Powered By Z-BlogPHP,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