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带来“柳色常新”(波澜壮阔的70年奋斗新时代,从一线蹲点调研)
本报记者方敏
浙江温州乐清柳市镇,因“柳树下的市场”而得名,如今作为中国***大的电器生产销售基地而享誉海内外——全镇经营电器的企业87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91家,中国500强企业4家。
上世纪80年代,柳市镇涌现出数万家电器加工作坊,但一些厂家生产假冒伪劣产品。1990年,***七部委进驻柳市打假,关闭了13000多家店铺。
这就逼出了一个“中国电都”。在“八五”计划的指引下,柳市低压电器产业迸发出***的活力,郑泰、德力西、华意等企业相继跻身中国企业500强。柳市荣获“中国百强名镇”荣誉。
几经沉浮,柳市常新。柳市人从实践中懂得了一个道理:只有高质量的发展,才能让它长盛不衰。
搭建好创新平台,转型升级动力充足。
2013年以来,柳市镇全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发展动能转换。
在郑泰工业园智能制造的数字化车间里,机械臂忙碌着,无人运输车***地将配件运送到指定地点...郑泰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朱新民说:“每条自动线只需要8名工人,比原来少了60人,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
与此同时,德力西、人民电器等大企业也在建设自己的高科技产业园,建设创新发展中心,引入智能电器大数据智慧谷。近年来,全镇形成了大中小企业专业化分工协作的产业生态体系,民营经济集群优势不断提升。
走进柳市镇苏鲁村,20栋六层标准厂房的创业园映入眼帘。原来的工业园区虽然是简易铁棚区,但村里每年租金300多万,不用改造还是有收入的。但村里从长计议,果断建起了标准厂房。
有了标准化的厂房,曾经“出走”的旭泰电器2017年回归苏鲁村;甘龙科技有限公司与苏禄村一次性签订了30年的租约。公司董事长卢月友感慨地说:“柳市镇真心留人!”
产业链、物流链、销售链吸引企业入驻。
柳市镇完整的产业链、物流链和庞大的分销网络,是吸引企业来此安营扎寨的重要原因。在柳市,已经形成了以高、中、低压电器、电子、机械、仪器为主导的工业体系,配套和生产链条完整。
"物流链的触角可以延伸到全国各地."柳市镇负责人说:“柳市还有一支号称‘十万大军’的供销人员队伍,把柳市的‘小家电’推向全国市场。”
实地考察表明,这种说法是真实的。镇上的道路两旁都是大大小小的店铺,各种各样的电动车车来来往往。家电城门口的摊主刘正在清点货物。"冷压端子,DC接触器,端子板..."在介绍电器产品时,刘语速很快。
柳市人勤劳,有平台才能发展。为此,政府重点扶持产业链、物流链、销售链,鼓励企业自主发展。
“新的家电城正在建设中,以后我们就要搬‘新家’了。”刘介绍,总面积58万平方米的中***电城建设已经启动。很多人都在期待:“平台大了,生意会越做越大。”
抓软服务,全力做好“店员”
抓实抓软是柳市镇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又一举措。
郎军电器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志雄说:“每隔一段时间,政府的人就会问是否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在政府的支持和关怀下,公司逐渐做大了。”
当好“店员”,乐清扎实落实“***多跑一次”事项1162项,推动“***多跑一次”改革向乡镇延伸。在柳市镇,通过商事制度改革,28个行业50多个证照实现了“证照联办”。2018年,柳市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3.5亿元,增长9.5%。
在浙江江山市,郑泰建成了集光伏发电和农作物种植于一体的大型光伏电站。未来25年,总发电量将达到49亿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53万吨。“农光互补”的模式也将带动周边村民脱贫致富。
伊拉克的一个石油基地,柳市镇的长江电气集团在这里参与了电力设备、油田等重大项目的建设。中国机电城项目及商业管理总经理侯薇薇说:“刘氏电器在世界上也是一张金名片,有实力。”
推荐阅读:
Powered By Z-BlogPHP,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