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守盛主持并讲话。
邀请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做辅导报告。
红网专题:湖南制造
本报长沙8月17日电(湖南日报记者唐婷田甜记者廖杰)今天上午,湖南省召开实施中国制造2025推进制造强省建设专题报告会,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应邀作辅导报告。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守盛要求,进一步深化对《中国制造2025》的学习、理解和把握,更好地谋划和实施《中国制造2025》“湖南行动”,加快建设制造强省。省委副书记、省长杜佳壕出席。
省领导孙金龙、、、许友生、、孙建国、易炼红、张、黄跃进出席。
上午9点,省委礼堂座无虚席。周济在报告中系统全面地阐述了实施中国制造2025、建设制造强国的重大意义、发展路径、重大部署、主攻方向和主要驱动力。报告以翔实专业的数据、生动丰富的案例、深刻独到的分析判断,对如何抓住机遇、加快湖南建设强省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实施中国制造2025。在此之前,他们已经多次研究部署,成立工作小组,制定工作方案,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目前,各项工作正在有力有序推进,首批重点项目和智能制造示范企业已经启动或授牌。
“推动实施‘中国制造2025’湖南行动,必须进一步强化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协同意识,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形成合力。”徐守盛指出,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制造业是立国、兴国、强国的基础。推动制造业转型创新发展,是推进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基石和必由之路。从湖南省的情况看, 制造业大而不强的现状没有根本改变。必须进一步强调,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决不能动摇,新型工业化作为富民强省***推动力的作用决不能淡化。
"创新驱动是制造业发展壮大的根本出路和关键举措."徐守盛强调,要集中优势资源,坚持以企业为主体,推进产学研用结合,更好利用长株潭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平台,突破一批共性技术、核心技术和重大关键技术,建设一批推进制造业协同创新的公共服务平台,建立一批从事技术集成和工程化的中试基地,培养一批创新创业领军人才, 从而为推动湖南由制造业大省向制造业强省转变提供源动力。他还特别指出,融合发展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和关键。发挥湖南在工业化、工业化与智能制造融合方面的优势,找准着力点,积极探索工业化融合、工业化与国防和民用技术融合、产业跨界融合,***大限度发挥“L+1 > 2”的乘数效应,走出一条具有湖南特色的融合发展、转型升级之路。
“《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既是制造企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的契机,也是制造企业兴风作浪、优胜劣汰的洗礼。”徐守盛指出,加快建设制造强省,企业要发挥主体作用。着力培育壮大企业主体,推进质量品牌建设,努力打造“百年企业”,全面提升全省制造业企业整体实力。他明确提出要重点推进“五个一批”:培育一批在国内外具有创新能力和影响力的大企业集团,参与制定一批***、行业或省级地方标准, 加快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品牌产品和品牌企业,支持一批专业服务机构的品牌培育和运营,打造一批***制造业集群区域品牌。“要优化产业结构,优势互补、错位发展,避免一哄而起、同质化竞争。”
省直有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各市党委或政府主要负责人,市县两级工业主管负责同志,工业战线代表集中听取了辅导报告。
推荐阅读:
Powered By Z-BlogPHP,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