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天津之窗10月4日电(记者陈杰)获得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的天津港集团煤码头公司作业队队长、党支部书记孔祥瑞,从北京参加完颁奖仪式回来,告诉他的伙伴:“我再一次体会到了什么是真善美,荣誉与耻辱。一个高素质的劳动者,要有知识,有道德,才能做一个对人民有益的人。”
孔祥瑞,一个只有初中文凭的码头工人,成长为全国知名的“蓝领专家”,享受国务院特岗的***工人技师。他工作在一线,边做边学,主动创新,把“死”的知识变成“活”的知识,把“活”的知识变成真本事,用“小创新”解决“大问题”。去年,煤码头公司开发了小型带式输送机配煤工艺,以弥补散装取料机适用于单一类型作业的缺陷。但发现存在配煤皮带与取料机碰撞,取料机停止运行的隐患。团队的技术骨干孔祥瑞尝试在龙门架上安装防撞索,在急停开关上安装限位器。经过多次实验, ***后决定在取料机行走门架的四个角上安装防撞索,避免碰撞。该装置结构简单,实用有效,可应用于港口大型机械的防撞,值得推广。***今,孔祥瑞主持了“大型散货取料机防撞保护装置”、“门座起重机中心集料器”、“电缆卷筒脱槽脱落保护装置”、“大型散货机械脱轨报警保护装置”、“带式输送机卷筒轴报警装置”等200多项技术创新。,获得***专利,为企业创造效益超亿元。
孔祥瑞以建设学习型团队、培养复合型技术人才为己任,充当善于管理的“领头羊”。他常说,“没有***的个人,只有***的团队。”他通过举办“员工大讲堂”,开创了“自助餐式”培训,开展在职培训。有一次,他注意到取料机左侧的刹车坏了,只有一个农民工宁师傅知道怎么修,就冒充师傅给全队讲课。他想:如何避免员工在关键时刻“掉链子”?孔祥瑞创造性地组织员工每周五轮流讲解技术问题及解决方案,大家互动评论。现在所有在职员工都在这个报告厅教过,有的员工还讲过很多次。他主张师傅带徒弟, 不仅仅是传授技术,更是开拓创新的思路。他让取料工冯学钳工,考电工,独立解决复杂问题。整个团队有很多这样的复合型员工。孔祥瑞主编了我国港口首部系统设备故障维护技术指南,为一线工人总结了442条日常维护维修实践,解决“疑难杂症”,实用性强,深受欢迎。
孔祥瑞告诉记者,你出一份力,我就出一份力,企业才有活力;你解决一个问题,我解决一个问题,企业没有大问题。
今年年初,孔祥瑞因腰椎间盘突出住院。此时,公司正忙于生产。他不顾领导和同事的劝说,每天在医院里电话联系煤码头堆场。病情稍有好转,就出院归队了。在孔祥瑞不畏艰难、敢于前行精神的带动下,天津港一线员工学技术、爱岗敬业蔚然成风,生产吞吐量和效率再创新高。去年11月,孔祥瑞的运营团队与铁***曼金喜生前居住的大庆油田1205钻井队结对子,经访送宝,网上交流,打造一支有知识、有技能、敬业、敢打硬仗的产业工人队伍。(完)
推荐阅读:
Powered By Z-BlogPHP,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