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故障电弧造成的巨大破坏,20世纪30年代初,国外,特别是欧美等发达***建立了电弧的数学模型,对故障电弧的特性进行了不断深入的理论研究。到了20世纪90年代,一些科学家通过故障电弧点附近伴随着声学、光、热、电磁辐射、压力等物理现象,利用温度、声音、光敏性、压力等传感器制作了故障电弧检测系统,但这些系统主要用于防止低压开关机柜产生的故障电弧,因为对于配电线路产生的故障电弧,电流很小。
随着研究的进行,相关专家发现,当电力分配系统出现故障电弧时,电路的电流、电压波形会相应变化,于是开始转向对电弧电流、电压检测技术的研究。经过10多年的发展,电弧传感装置的开发也取得了重大突破。特别是1999年美国公布了规范AFCI产品(电弧故障断路器、ArcFault Circuit Interrupt)的UL1699标准后,极大地推动了电弧故障检测技术的发展。
推荐阅读:
Powered By Z-BlogPHP,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